往生咒音频网
标题

仁清法师:我们是否还能念佛修行?

来源:往生咒音频网作者:时间:2023-02-05 21:04:41
仁清法师:我们是否还能念佛修行? 问: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 答:“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
仁清法师:我们是否还能念佛修行?

问: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

答:“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想与空谈,所以学法无益。释迦牟尼佛成佛是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禅宗祖师的主张,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到的目标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只是见到了佛性,并不是成佛了。因为悟后起修,开悟只是修行的开始。

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是很要命的,我们看了很容易有挫败感,有点小受伤,或者大受伤。其实,用不着大受伤,也用不着小受伤,为什么呢?学习是有个过程的。是不是就不能学佛修行了,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我们照样可以学佛修行,因为六祖慧能大师说过只接上根利根之人,只接最上乘人。其实,《六祖坛经》这部经是专门留给上上根人修行(即具有上上等善根的有缘人),是专门用来培养日后佛门的方丈和主持,也就是祖师。

信众问:如何理解“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仁清法师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六祖坛经上的话,我们把这个问题解答完了,可能就得下课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什么意思?我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没公开,是说成佛和成就的差别,‘成佛和成就的差别’成佛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这是圆满的成就。那么成就呢?各有不同,它有宗派的不同和次第的不同。结合这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展开讲,只展开讲禅宗。

禅宗的理念是什么?“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六祖坛经》上的话“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有没有这段话《六祖谈经》上,什么意思?通过历史上禅宗高僧大德他们的修法,参话头,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禅宗的主要的修持方法是参自性,打坐参自性为主,那么他们得目的是什么?就是明心见性,也叫开悟,开悟就是见真性,这是禅宗的修持方法和他的主要目的。

当然有一部分禅宗大德说:“禅宗的修持方法是悟后起修。”但是悟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很多禅宗高僧大德,这一生当中所追求的目标。也可以这样说,禅宗以证空性几乎是究竟的目标。那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你从理论上没有懂什么叫空性?什么叫本心?你没处用功!这个是站在禅宗这个道理上讲,不是站在念佛这个法门上讲的。

所以这一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很容易被人误解。认为达不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就不能学佛修行了。在当今这个社会能达到大彻大悟的人可以说很少,而且永明延寿大师先是参禅悟道,开悟以后反过头来修净土念佛。什么意思,就是做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对念佛引起足够认识,我们把这个偈颂念一下:“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反过来说,就算念佛念的一心不乱,不管是事一心不乱,还是理一心不乱。没有信愿,照样不能往生。信是相信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的存在,愿是发愿厌离娑婆世界,愿意往生西方净土。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一样可以往生西方净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讲过,“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

我们很多人都不是上根利根之人,如果按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来说,我们就没法学佛修行了。所以阿弥陀佛在成佛前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发了四十八愿渡众生,经过五劫的思惟成就了无比殊胜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念佛,预知时至就是知道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来接引,或者临终一念仍是阿弥陀佛,即蒙阿弥陀佛垂手接引,瞬间往生西方净土,何愁不开悟,起点都是阿惟越致菩萨,即不退转菩萨,等同于八地菩萨,只有八地菩萨才圆证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就算是散乱心念佛往生的,即使是下品下生,一样圆证三不退。而且身形和相貌和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到了那你有神通和智慧,分得清哪个是阿弥陀佛。

净土念佛一法,信愿持名念佛往生西方净土,靠的是自力念佛和阿弥陀佛佛力的感应道交。只要具足深信切愿持名念佛者,感通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都能带业往生西方净土。当年唐朝时期的善导大师(阿弥陀佛的化身)乘愿而来娑婆世界(地球人间),他亲自重新批注了《观无量寿经》,再次现身的告诉世人,只要人人在临命终时至心的十念‘南摩阿弥陀佛’的名号,必定可以带‘恶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不能全指望临终念佛抱佛脚,因为人是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假和的身体,临终时四大解体痛如生龟剥壳,再加上有病痛的折磨,心往往会颠倒,临终一念是不是阿弥陀佛,很难说。

所以趁着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养成常念“阿弥陀佛”的习惯,这样往生才有把握。善导大师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是说临命终时至心的十念都能往生,何况每日都常念佛的人呢,只要具足信愿,一定得往生西方净土。印光法师(大势至菩萨化身)乘愿而来娑婆世界的地球人间出家之后,只劝世人具足信愿一心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针对禅宗悟道来说的,我们具足信愿老实念佛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念佛是一生成佛的法门,你说重不重要,一生解脱生死六道轮回之苦,还可广渡众生,遇到念佛法门千万要珍惜,毕竟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念佛法门更是难遇。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móāmǐtuófó)或阿弥陀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与世无争 与世无争

与世无争成语名称与世无争成语拼音yǔ shì wú zhēng成...

不食烟火 不食烟火

不食烟火成语名称不食烟火成语拼音bù shí yān huǒ成...

求药师佛感应事迹 求药师佛感应事迹

��������ҩʦ���ܹ����������...

不骄不躁 不骄不躁

不骄不躁成语名称不骄不躁成语拼音bù jiāo bù zào成...

不饮盗泉 不饮盗泉

不饮盗泉成语名称不饮盗泉成语拼音bù yǐn dào quán成...

最新文章
与世沉浮 与世沉浮

与世沉浮成语名称与世沉浮成语拼音yú shì chén fú成...

与世隔绝 与世隔绝

与世隔绝成语名称与世隔绝成语拼音yǔ shì gé jué成...

求毗卢遮那佛的感应 求毗卢遮那佛的感应

毗卢遮那佛是华严经十种佛中第九身性佛的其中一个...

不食人间烟火 不食人间烟火

不食人间烟火成语名称不食人间烟火成语拼音bù shí...

民间观音菩萨的感应故事 民间观音菩萨的感应故事

说道观音菩萨,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位非常慈...

与世偃仰 与世偃仰

与世偃仰成语名称与世偃仰成语拼音yǔ shì yǎn yǎng成...

每日108遍药师咒的真实感应 每日108遍药师咒的真实感应

��������ҩʦ���ܹ������ǵ��ֽٺ...

与世俯仰 与世俯仰

与世俯仰成语名称与世俯仰成语拼音yǔ shì fǔ yǎng成...

每日三部地藏经的感应 每日三部地藏经的感应

每日念诵修行地藏经是非常好的,我们平时修行的时...

与世长辞 与世长辞

与世长辞成语名称与世长辞成语拼音yǔ shì cháng cí成...

友情链接

往生咒全文手机版 网站地图